据华夏时报报道,最近航空圈有个消息让人窝火——咱们好几家中国企业租给俄罗斯的飞机,到现在还被扣着拿不回来。根据民航资源网上个月的统计,光是登记在中资租赁公司名下、目前滞留在俄罗斯境内的飞机就有30多架,其中包括10架A320neo、8架波音737MAX,还有几架庞巴迪的支线客机。
这些飞机可不是玩具。一架全新的A320neo造价差不多1.1亿美元,就算是租赁公司手里的二手飞机,平均每架估值也得5000万美元往上。这么算下来,30多架飞机的总价值已经超过15亿美元,折成人民币快100亿了。受影响的企业里,国银租赁、工银租赁这些巨头都在列,还有几家民营租赁公司更是愁得睡不着觉,据说有的公司光是每月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就够喝一壶的。
这事儿得从2022年俄乌冲突说起。当时西方对俄罗斯搞了一轮又一轮制裁,航空领域首当其冲。欧盟直接下令,不准给俄罗斯的飞机提供维修保养,甚至连零部件都禁运。更狠的是,要求所有租赁给俄罗斯航司的飞机必须在一个月内撤回。
展开剩余73%俄罗斯这边也没惯着,普京反手就签了个总统令——所有外国租赁的飞机,只要在俄境内就不准飞出去,还能直接登记到俄罗斯公司名下。这招等于是釜底抽薪,一下子扣住了全球租赁公司在俄的500多架飞机,咱们中国企业的飞机就在这波里被"无差别"扣下了。
有人说俄罗斯这是针对西方,咱们的飞机纯属躺枪。可事实是,俄罗斯民航局后来公布的"国有化"飞机清单里,明确列着中资租赁公司的资产编号。有业内朋友跟我吐槽,俄罗斯航司现在是真缺飞机,连苏联时期的老飞机都拉出来修修补补接着用,扣住这些飞机等于抓住了救命稻草,哪能轻易放回来?
这两年中国企业没少想办法。国银租赁去年就把俄罗斯的航空公司告到了伦敦仲裁院,要求赔偿8.5亿美元。工银租赁更绝,直接在香港法院申请了对俄罗斯某航司资产的冻结。但这些官司打起来就跟老牛拉破车似的,到现在没一个有实质性结果。
最麻烦的是保险理赔。按理说这种情况属于"政治风险",保险公司该兜底吧?可看看几家上市租赁公司的财报,能拿到手的理赔款连损失的零头都不够。有公司董秘在业绩会上叹气,说国际再保险公司一看到"俄罗斯""制裁"这俩词就摇头,根本不愿意承担风险。
到今年一季度,能确认拿回来的飞机只有3架,还是通过第三方国家"曲线救国"弄回来的。剩下的20多架,俄罗斯那边干脆不接电话了。有消息说其中几架已经被拆了零件,用到俄罗斯自家的飞机上——这操作,简直是把租赁协议当废纸。
别以为这只是商业纠纷,背后全是地缘政治的影子。上个月美国商务部又放话,说要加大对俄罗斯航空业的制裁力度,谁敢给俄罗斯提供飞机零件,就别怪美国不客气。这话明着是说给欧洲听的,实际上也在敲打咱们。
俄罗斯这边更有意思,最近频繁派官员跟中国谈航空合作,又是想引进中国的ARJ21,又是琢磨着跟商飞联合生产C919。有分析说,他们是想拿扣着的这些飞机当筹码,跟咱们换点好处。毕竟这些飞机里,有不少发动机和航电系统还得靠西方技术,真闹翻了,他们自己也用不踏实。
最尴尬的是那些欧洲租赁公司,他们被扣了300多架飞机,比咱们惨多了。可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忽冷忽热,今天说要强硬制裁,明天又偷偷摸摸卖零件,搞得这些租赁公司左右不是人。相比之下,咱们的企业至少还能通过外交渠道去沟通,这已经算是幸运了。
说句实在话,这事给所有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提了个醒——政治风险从来不是说说而已。航空业本来就依赖全球供应链,把鸡蛋放在地缘冲突的篮子里,风险能小得了吗?现在回头看,当初要是在租赁合同里加上更严格的"退出条款",或者买足了政治风险保险,损失可能就不会这么大。可世上哪有后悔药?那些被扣的飞机,估计短期内是回不来了。俄罗斯需要飞机维持国内航线,西方又不松口,咱们夹在中间,想两全其美太难。
这事也未必全是坏事。至少让中国航空业看清了,什么叫"卡脖子",什么叫"供应链安全"。商飞最近加快C919的交付速度,说不定就有这方面的考量。等咱们自己的飞机能顶上去,还用得着看别人脸色?
发布于:江苏省常盈配资-实盘配资排行榜-配资手机平台-炒股10倍杠杆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